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发表时间:2016-07-27

大学生活越来越“宅”

  大学生应该有充足的时间去锻炼才对,为何有人就是不动?

  “高中压力大,需要适当的运动来缓解压力,而大学课程少、压力小,自然而然的锻炼量就减少了。”大二的曹庭越说,有时间宁愿睡觉。“如果运动激烈就会出汗,出汗就要洗澡,洗澡就要换衣服,换衣服就要洗衣服,这是个复杂又繁琐的过程,作为一个十足的懒虫,我可不想这么麻烦。”

  一名男生告诉记者,大家都爱宅着,尤其入冬以后,除了上课或约会,其余时间基本都泡在寝室“冬眠”,就连吃饭都不愿出宿舍门,到饭点直接叫外卖或让去食堂吃饭的同学带一份回来。

  谈到大学生体质下降,大二女生李淑琪认为也不全是运动少的错,作息不规律也有一定影响。相比起校园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说,运动实在是太缺乏魅力了。如果没课,一般人肯定不是睡觉、玩电脑,就是出去聚会、忙社团活动。

  体育课单调 实习、求职挤掉锻炼时间

  学生体质下降,是否跟学校体育课设置有关?记者采访了几位大学生,大都表示体育课没有吸引力,太单调了。大学开设那么多体育课项目,怎么会单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三学生直言:“丰富是因为开设的门类多所以觉得丰富,但是像我选修了乒乓球的,为应付考试一学期就练习正反手接球了,着实很单调。”

  也有学生表示,学校应该开设一些能学到新技能的体育课,比如游泳课,这对北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学起来兴趣也很浓,一学期下来还有收获,至少能掌握一门新的体育技能。

  学生进入大三大四,因考研、实习及求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参加锻炼的时间明显减少,这成了大三大四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缺乏快乐运动的理念

  “现在学生的整体体质状况很难达到之前学生的水平”,宁夏大学体育学院江伟老师感慨道。江老师也感受到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这一尴尬现实,每次学校体能测试时,男女长跑很多学生都不合格。

  江老师透露,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是大学生自身原因也好,体育课程设置也罢,不注重体育锻炼是主因。其实说到底,还是体育锻炼缺少了快乐感。如果从小能把热爱运动、快乐运动的理念植入成长的观念里,如果能通过课程项目设置或者改善场馆等,充分满足年轻人运动的兴趣,那么,大学生体质不升反降这样的怪事就不会存在。

  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将按结业处理

  大学生体质测试不合格,学校不给毕业证,如果补考通过学校还是准予毕业的,如今大学生如果还有这样的想法要趁早打消了。记者采访时,宁大宣传部武部长告诉记者,教育部于今年7月全新公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学校已经严格按照文件开始执行了。

  接下来,学校会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至少成立20个学生体育社团。一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每年将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二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视情况采取分类教学、个别辅导等必要措施,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测试成绩会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按教育部文件要求,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山西诺亚武道教育发展有限公司http://www.nywdlm.com/Admin2011/index.asp